提起瑞士,人们往往会想到名表、高端旅行等奢华产品,以及金融、精密仪器制作等高收益职业。的确,瑞士的人均GDP长时刻坐落国际前列,生活水平比较高。但是,记者在常驻瑞士期间却感受到,瑞士人在吃上不太考究,乃至有些“抠门”。
到瑞士人家里做客,客人一般不需要预备贵重的礼物,主人一般也不会预备过于丰富的菜肴,而是坚持“量肚做菜”,宁可八分饱,不要剩饭菜。若遇到预备食物不太够的状况,主人会暂时煮一些通心粉,调配沙拉和蛋黄酱,简略作为弥补。而在这种状况下,主人不觉“寒碜”,客人也不以为意。
事实上,瑞士在节省粮食方面一向做得不错,瑞士民众遍及养成了富而不“造”的生活作风。
瑞士人注重节省粮食与该国的地舆条件及国民的前史回忆有关。瑞士多山且海拔较高,不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业自给率仅为60%左右。除了肉类和奶制品根本自给,谷物出产仅能满意不到一半的国内需求,蛋、禽类产品则大部分靠进口。因农业资源有限,在旅行、金融、医药、精密仪器等职业享誉国际之前,瑞士并不以殷实著称,民风淳朴、节省。
瑞士人在饮食方面的节省,不只体现在款待朋友上,在食材上也就“简”。以瑞士美食奶酪火锅为例,吃过的人都知道做法并不杂乱,便是把掺了白葡萄酒等调料的奶酪在锅里加热,用面包、马铃薯、酸黄瓜或酸蒜蘸着吃,奢华一点就再配一盘肉肠或肉片。这种吃法源于传统,但瑞士人并没有着意“改进吃法”,没有参加更多“高档食材”。
以酒店办理与烹饪课程闻名的瑞士国际办理学院每学期举行一次“对立食物糟蹋认识周”,鼓舞学生反思粮食糟蹋对环境和国际的影响。依照惯常主意,酒店办理与烹饪校园应该教学美食烹饪常识和技巧,竟然专门拿出一周时刻着重对立食物糟蹋,瑞士人对节省粮食的注重可见一斑。
平常校方也反复着重节省粮食的重要性。尽管校园不约束每位学生的餐量,但坚决惩戒糟蹋现象。
一些瑞士朋友和记者说,瑞士人喜爱住带花园或菜园的房子,这样便利种果树、马铃薯、西红柿、卷心菜、大蒜、小葱等作物。人们会把一些厨余废物,如切掉的蔬菜头、表皮和吃剩的饭菜等,当作肥料施在地里,也算物尽其用。
尽管瑞士人殷实后不忘节省,但瑞士联邦环境局的一项陈述对该国每年在出产、加工、消费等环节的食物抛弃现象进行了剖析,发现来自家庭和餐饮业的抛弃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行小觑。
瑞士联邦环境局专家萨斯基亚·桑德斯在承受记者专访时说,具有850万人口的瑞士每年发生约280万吨本可防止的食物抛弃物。从长远来看,削减食物糟蹋让我们顾客、出产者和地球都从中获益。
瑞士政府2019年发起了“节省粮食、对立糟蹋”的国家建议,以强化国民的节省认识,推行防止食物糟蹋的小窍门。这一建议获得了来自饮食业及环境和消费的人安排等80多个合作伙伴的支撑。
在瑞士人看来,节省粮食不只是个人消费上的挑选,更是为保护环境应尽的职责,这种职责感正是这一个国家坚持“容颜”、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