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消费者协会旗下《中国消费者》杂志社主办,以“好奶酪,好营养”为主题的奶酪行业品质发展座谈会在海南海口召开。中国消费者协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各地消费者协会代表,奶酪博士等企业代表与业内专家同聚一堂,针对多个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新消费趋势呼吁中国奶酪行业品质发展及产品创新提升。中消协副秘书长栗元广表示,为促进行业良性发展,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力度,奶酪行业、企业也要严把质量关,通过品质发展塑造品牌。
奶酪博士作为本次座谈会的企业代表,奶酪博士创始人陈昱桦表示,目前我国政策持续推动乳业结构升级,奶酪行业正处于一个黄金发展期。随着中国消费者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提升,有“奶黄金”之称的奶酪,正越来越走进老百姓的冰箱和餐桌。作为企业,有信心也有责任抓住这个黄金发展期。
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奶酪消费国。2017年-2021年,我国奶酪零售渠道销售额从52亿元增长到131亿元。面对迅猛发展和增长的市场,究竟什么样的奶酪才是高品质、好营养呢?陈昱桦介绍,出于原料成分、加工工艺不同等因素,奶酪分为天然奶酪和再制干酪。目前,我国行业和市场以再制干酪为主。为帮助消费者科学选购相对更优质更适合的奶酪产品,奶酪博士与专家们探讨后提出奶酪的“3个比”——“钙钠比、干酪比、奶钙比”。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教授苏宜香在座谈会上谈到自己的专业看法。苏宜香认为,儿童生长发育快,对蛋白质、钙及能量的需求比较高,奶酪作为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营养密度最高的奶制品,自然需求也比较多,加上儿童对奶酪的接受性也比较好,目前的奶酪市场中儿童奶酪占据市场主体(约64%)也是正常的。同时,奶酪作为营养密度最高的奶制品,其标志性营养特征是高蛋白、高钙含量,其中浓缩了牛奶中80%的蛋白质,即酪蛋白。因此,奶酪是酪蛋白的载体,是高蛋白质、高钙兼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的食物,酪蛋白属于优质蛋白质(或完全蛋白),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对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酪蛋白在肠道水解产生的生物活性肽对儿童肠道发育和成熟也至关重要。
苏宜香也对许多家长关心的婴幼儿和儿童何时可以开始吃奶酪以及选购的参考标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苏宜香认为,国家卫健委在关于《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试行)》(2022)中就提出,奶酪属于奶制品,可当作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的一部分。《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提到,13-24月龄幼儿的奶量不足时,可引入少量鲜牛奶、酸奶、奶酪等,作为幼儿辅食的一部分。她说,奶酪作为辅食添加到谷物辅食中,能很好地提高谷物辅食的能量和蛋白质的营养密度。但后者推荐的婴幼儿月龄起点是一岁以上,主要考虑的是奶酪的性状室温下偏固态(特别是原制奶酪),对7~12月龄的婴儿来说,需切碎放入温热的泥糊状食物中食用。1岁以上儿童已能接受半固态的食物,在看护人照顾下可当作手抓食物食用。在营养上,我国再制干酪新国标于2022年12月正式实施。其中提出,干酪含量要>50%。奶酪博士提出的“干酪比、奶钙比、钙钠比”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费者去理解这样的产品的品质,保证奶酪产品高蛋白质、高钙的特征,特别是再制奶酪。关于降低钠的含量,是为满足儿童健康饮食行为(培养清淡口味)的需求。
对于因乳糖不耐受而不能喝牛奶的特殊人群,苏宜香表示,奶酪则成为其膳食蛋白质和钙来源的重要的乳制品。特别是钙的来源主要依赖奶类的摄入。摄入奶酪的量取决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不同人群的牛奶推荐量。奶酪是牛奶的浓缩物,根据奶酪博士15克小圆奶酪中的钙含量推算,相当于差不多120毫升的纯牛奶。
除此之外,相关专家还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奶酪产品时,应该查看配料表,原制奶酪基本不含添加剂,再制奶酪的营养质量与干酪含量紧密关联,是产品蛋白质和钙含量的保障。添加剂多与风味、性状和口感有关。如磷酸三钙兼具保水、调节酸度和强化钙等多种特性,能赋予奶酪棒特殊的风味和口感,并能强化钙按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规定使用,是允许的也是安全的。
据相关资料显示,30年前开始,我国就在推广原制奶酪,但真正开始大量、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是在2017年、2018年。2017年-2021年,我国奶酪零售渠道销售额从52亿元增长到131亿元。受政策持续推动等利好,我国奶酪品类的潜在规模达2000亿元。奶酪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前景,吸引着国内外品牌争相入局,新消费品牌不断崛起,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然而,市面上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也比较突出。对此,奶酪博士有自己的理解和实践。
2019年,在行业“黄金期”的赛道上,奶酪博士公司创立。2020年5月,奶酪博士的产品开始上线。从上线时间来算,奶酪博士是一家创立还不到3年的、非常年轻的公司。在这不到3年时间里,奶酪博士通过实践摸索,不停地改进革新产品,提升品质。奶酪博士的产品也从刚开始的儿童奶酪,向以儿童为主,成年人、中老年人都可以吃的营养奶酪产品以及成长系列奶酪棒发展。同时,在2022年也推出佐餐奶酪,涵盖了奶酪碎、奶酪片等产品。
据了解,奶酪博士实践的突出标签之一,就是“高比例奶酪棒引领者”。在2021年1月,当时的市场上,其实是以15%的干酪含量奶酪棒占主体。在那种情况下,奶酪博士第一款奶酪棒白金奶酪棒的干酪含量就为51%。后续,相继推出了66%干酪含量的白金奶酪棒、66%羊奶酪含量的羊棒棒。这在当时是具有独特性和前瞻性的,最终也被市场和监管部门认可。
高营养的背后,产品也在不断演进。2022年12月,国家正式实施再制干酪新国标(干酪含量>50%)。2023年3月,奶酪博士奶酪棒就再次迎来升级。陈昱桦表示,升级后的奶酪棒以零食需求来清晰化人群区隔,为3-6岁的孩子提供更高营养价值的奶酪棒——白金营养奶酪棒,在升级双营养素配方的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更丰富的口味需求。
从企业角度严格守住规范的“阀门”,以高标准来守住质量品质和创新产品。奶酪博士将产品质量和品质视为最重要的一环。不止如此,奶酪博士在安徽滁州投产了一个奶酪工厂,占地面积近200亩,总投资超10亿,规划了40多条奶酪产线以及创新乳制品生产线。同时,还成立了奶酪研究院、奶酪培训学院等,以最笨和最慢的方式保障产品品质。
从纵向来看,奶酪零售市场销售额增长和庞大的潜在市场规模,都表明我国奶酪市场具备持续生长、孕育头部企业的市场活力和空间。从横向来看,我国人均奶酪消费量占比也很低。根据Euromonitor研究统计,2021年,全球平均奶酪消费量为2.3千克/人,而我国的奶酪人均消费量仅为0.2千克/人,远低于全球中等水准,奶酪行业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
和任何行业一样,奶酪行业要想健康发展,需要监管部门严格管控和企业自我规范发展的双驱齐动。而这背后,企业自身的道德自律和严格把控,是最基础的。
据品控负责的人介绍,奶酪博士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一直是怀着父母心,带着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们创造好产品的心态做产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截止到3月20日,奶酪博士连续送检了480天,总共一千多个批次的产品,到目前为止,全部合格。前几天,奶酪博士还拿到了滁州市琅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抽检结果,结果显示,奶酪博士的小圆奶酪和奶酪棒产品在这次的抽检中全部达标。
来自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结合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系列活动,近日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产品抽检结果,奶酪博士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
除了权威机构的检测,奶酪博士还通过了很多来自客户以及审核机构的审核检查。比如,工厂取得了原制奶酪、再制奶酪的生产许可证,也通过了“老爸评测”的现场审核。华润万家委托的华测审核,有38个模块139项审核内容,也一次通过。“我们的软件、硬件、监控流程、放行标准、追溯体系全链条的审核是很严格的。”奶酪博士品控负责这个的人说,产品质量安全是奶酪博士的生命线。奶酪博士将秉承着父母心、好奇心、好胜心锻造极致产品、极致品质。(张晓悦)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自然》9日发表的最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叠”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
徐纯福也表示,AI在生物、化学、医药等健康领域的潜力才刚刚崭露一角,未来还大有发展空间。徐纯福同时认为,AI对科学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家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要尽量规避AI的局限性。
近日,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创始人左兰·约万诺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表示中国的先进的技术让塞尔维亚获益匪浅,
细胞衰老在胚胎发育、损伤再生、癌症和机体衰老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安徽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当前,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有序构建。
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左)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右),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记者8日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福建、宁夏两省区农业科研人员经过一起努力,成功培育出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闽宁1号”。2018年,福建、宁夏农业科学技术专家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抗病品种不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着手水稻新品系育种技术合作。
此后,胡志晋开始研究中尺度数值模式,类似天气预报,不久后,创建了中尺度大气云分辨及催化模式,形成了CAMS云降水模式系列。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胡志晋也因此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气象局科学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
维克托·安布罗斯(左)和加里·鲁夫坎(右)因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宣布,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大势所趋。在我国,一场关于建筑的绿色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北国的冰封之城到南方的热带岛屿,绿色建筑的身影随处可见,
北斗产业的发展历史,既是一部我国实现高精尖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的奋斗史,也是推进全面自主创新和原创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史。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在继续扩展和深化,也在不断适应市场和消费的人需求的变化。
经过为期10个月的发掘,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出土了漆器、木器、竹器、铜器、玉器等多种质地类别的文物680余件套,考古专家还在其中发现了国内迄今为止最早的告地下书和木板船模型。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作为信息通信业“风向标、晴雨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
相信随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的提高。